无奈三国txt下载(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马超是怎么去世的)
资讯
2023-12-02
384
1. 无奈三国txt下载,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马超是怎么去世的?
马超等兄弟归降刘备后,为前锋兵临锦官城下,迫使刘璋开城而降。此后,在取汉中、定东川的过程中,刘备帐下众猛将意气风发,奇功迭立:猛张飞智取瓦口关,老黄忠威震定军山,赵子龙汉水寡胜众等等,而马超做为孔明的一支偏师奇兵在取战阳平一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刘备位进汉中王之时,马超才得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起,名列“五虎大将”。
然而,此后的马超在三国中出场则大大减少,几读“三国演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四:
其一,马超被封为“五虎大将”后不久,蜀国就面临了第一次巨变,即关、张陨命引起的刘备雪弟恨大举伐吴。然而,此刻蜀国的强敌是仍然是北面的曹魏,所以,诸葛亮特意派马超与大将魏延一起,共守战略要地汉中。由于故事到此,重笔落于伐吴,故使读者不易看到马超的做为。
其二,刘备死后,曹丕听从司马懿之计,五路伐蜀。此时,蜀国面临空前的危机。幸有孔明妙计,安居平五路,而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的,正是世居西凉素来被其敬为“飞将军”的马超。特别是在后来的平定南方的征战中,马超更是担负了守卫汉中、兼镇西羌的重任,只是这些都不在演义的中心线索里罢了。
其三,马超归蜀后,虽因其武勇、声望、家世等列为“五虎大将”,但其对刘备事业的贡献远不如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关羽、张飞为刘备数十年患难与共的桃园兄弟,其亲密程度无人可比;赵云于刘备穷困潦落之时忠心相随,且有两番护幼主的大功;黄忠自长沙归于刘备帐下之后,取东西两川屡立奇勋,而这一切都是马超所不具备的。因此,重任都有关羽、张飞、魏延担上,他用武之地不多。
其四,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马超在经历了潼关、冀城大败的教训之后,想必是深有心得,在刘备帐下深知自身地位、贡献与关、张、赵、黄无法相比,加之其为人恃武自傲而又忧谗畏讥,所以,当川中名士彭恙因对刘备不满,来说反马超之时,马超立即将其言论上报刘备以求解脱嫌疑,由此可见其小心而自保的心理。
等到初次北伐,马超这位三国名将已经是盍然而逝于沔阳,享年只有47岁。所以,马超的一生的命运,在我看来颇具悲剧色彩,因此,每当想起锦马超,内心常有惋惜不平之气。
后马超是何时死呢?三国演义并无说明,刘备伐吴时,马超倒未有露面,较后几回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曾邀马超紧守西平关对付羌兵.八十七回,诸葛亮南征孟获,又让马超把守汉中关口,九十二回,诸葛亮一出祁山,才于沔阳致祭马超,始终也未有交代马超之死,其实马超死于章武二年,享年四十七岁,当时刘备正领兵于东吴作战,马超临终上疏,说自己一家二百余口,差不多全死于曹操之手,只剩从弟马岱深托刘备,从此相信马超可能是病死的。
五虎大将中,马超算是比较短命的一个,如此英雄豪杰未能一展抱负报国恨,最后连家仇亦不能报,英雄气短,确实令人婉惜.
马超并非病逝,而是西凉暴动,马超杀了叛臣韦康,而梁宽与赵瞿又起而为之报仇,马超就在乱军肆虐之下惨死了!
2. 诸葛亮的死对蜀汉意味着什么?
三国蜀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对蜀汉意味着“由强转衰"。内忧外患。各种社会纷争,阶级矛盾,社会意识形态,乃至三国格局,引起连锁反应!
一:蜀国又如房子失去“顶梁柱”一样。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刘备,诸葛亮的伟大抱负:“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变得遥遥无期。
二:标志着蜀国“虚君实相"时代结束。后汉主“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被现实主义推上“领航者"。面对内忧外患,他忍辱负重,力挽狂澜。
①:废除丞相制度。由大将军费袆掌管军权。大司马蒋琬掌控行政权。将高度集权一分为二,两者制约又平衡。
②:停止“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据后者考证,蜀国人口只有94万,却有10万多兵。许多青年男女被迫征兵作战,简直是伤财又劳民。
③: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蜀国出现“田畴辟,仓廪实”的局面。
三:蜀国对外政策由“攻击型”转入“防御型”。由强转衰。蜀国状况不容乐观。表面上“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争骚扰”。但“益州”早已“疲弊”。短暂的回光反照,根本扭转不了日益衰落的被动局面。“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当时令人长叹的真实写照!
四:诸葛亮的死,意味着“联吴抗魏”的战略流产。从而加快了魏灭蜀国的步伐。
伴随着蜀汉政权的消失,三国时代走上了历史的解体尽头。各国诸侯,军阀,宦官纷争,割据势力你争我夺。战乱,饥荒,国破,家亡。社会,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加速统一大势风瀑的来临步伐!这是众望所归,历史必然!
诸葛亮的死,预告着蜀汉政权的终结。为期不远!
3. 东吴的历史会改写吗?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却又心胸狭隘之人。他指挥东吴军队在赤壁打败曹军,却因为嫉妒屡屡要陷害诸葛亮。他一面靠诸葛亮借来的东风火烧赤壁,一面派人去南屏山对诸葛亮格杀勿论。直到被诸葛亮气死,还感叹说“既生瑜何生亮”。那么,在现实中的周瑜真是这个样子吗?他的所作所为到底对那段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一、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的形象是羽扇纶巾。但是在历史上,真正在赤壁之战中指挥作战的周瑜,才是羽扇纶巾的形象。在苏东坡的词句中就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词句中写不尽周瑜的一时风流。在历史上,周瑜不但军事能力出众,他还精通乐理。每当音乐出现错误的时候,他都会发现,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谚语。
周瑜和东吴孙家关系密切,当年孙策起兵收取江东的时候,周瑜便跟随了他。孙策对周瑜十分信任,还到他家登堂拜母,两人不但是君臣,还是挚友。在得到乔氏姐妹后,孙策和周瑜分别娶了大、小乔。从此两人有了姻亲关系,感情更加深了一层。孙策去世的时候,对继位的孙权嘱托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在曹操夺取荆州,挥师东下的时候,周瑜成为了东吴的中流砥柱。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和来信恐吓,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大势已去,要求孙权迎降曹操。在周瑜、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下,孙权才下定决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共抗曹军。
当时周瑜向孙权保证,只要有五万精兵就保证破曹。但是孙权只是给了他三万兵力,其他的兵力由刘备承担。刘备在经过大败之余,他的军队战斗力可疑。不过周瑜就是凭借着三万吴军,用火攻击破曹操的大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战后,曹操将主力撤回北方休整,留下部分兵力守卫江陵和合肥,转入战略防御。
周瑜为了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率领吴军主力直取江陵。他将荆州在江南的地区交给刘备去攻取,自己集中力量和曹仁在江陵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江陵。随后,他又将南郡在长江南部的地区也交给了刘备,自己独立抵抗曹军的进攻。
周瑜在长江上游站住脚后,将目光盯在了益州身上。他向孙权建议,自己与孙瑜一起攻打西川。在夺取益州后,再北夺汉中。在夺取蜀中后,派孙瑜守卫并且和马超结好。周瑜则率军回到荆州,夺取襄阳,和孙权一起发动北伐,这样就可以夺取北方了。在得到孙权的同意后,周瑜收拾行装,开始西征,但是走到巴丘因病去世了。
周瑜去世的时候,才年仅三十六岁。他在临去世前,向孙权上书,除了推荐自己的接任人鲁肃,还表示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不甘。从历史上周瑜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二、周瑜早死,便无三国。周瑜在那段历史上的最大影响,就是他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场战役被大家公认为那段历史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经过这场战役,曹操的势力被限制在北方,一时无法再对南方造成威胁。而孙权和刘备瓜分了曹操撤退后的荆州,各自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在曹操夺取荆州后,他的战略形势一片大好。益州的刘璋看到曹操的胜利,都赶快送兵送粮,表示臣服。刘备兵败之余,只得派诸葛亮随鲁肃去东吴求救,企图结为同盟,共抗曹操。刘备还决定,如果孙刘联盟不能缔结的话,自己就率领部下继续南逃。
曹操在这种形势下,企图一举解决东南问题。他在率领强大的水陆军东下的同时,还派人给孙权送信,企图迫降孙权。在当时,孙权的处境十分困难。以张昭为首的大批臣子,对胜利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要求孙权迎降曹操,好保住自己生计。
孙权的内心并不想投降,因此在鲁肃的劝说下,他还是决定抵抗曹操。但是,真正让他有勇气抵抗曹操的人,正是周瑜。这是因为,鲁肃劝说孙权抵抗,是从他投降后的待遇劝说的。孙权胸怀争夺天下的大志,自然不愿意不战而降。而诸葛亮劝说孙权抵抗,则是从军事上指出曹操用兵的错误,并提供自己的军事实力,来联合抗曹。
但是,诸葛亮所说的刘备军事实力是有水分的。按照后来鲁肃的说法,那就是刘备经过长坂坡之战的惨败,剩下的步军实力还不够千人。至于说诸葛亮说的关羽水军,区区几千水军拥有的船只竟然达到数百艘,可想而知,这样小的船只怎么可能是曹操水军的对手。刘琦的军队更没有指望,荆州已经投降曹操,刘琦的军队军心动摇,战斗力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就算是要抵抗曹操,如果没有军事上的依靠,那就是一句空话。孙权本人的军事能力有限,他的哥哥孙策对此也有过评价。正在此时,周瑜的出现解除了孙权的后顾之忧。周瑜为孙权分析了曹操貌似强大,实际上急于求成,有被打败的可能。并且向孙权保证,自己只要有五万精兵就能够保证打败曹操。
这让孙权大喜过望,决心联刘抗曹,但是他只给了周瑜三万精兵。当时刘备的兵力单薄,根本就指靠不上。但是周瑜就是依靠这三万人马,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可以说,如果没有周瑜出众的军事能力,孙权就算是和刘备联合抗曹,也难逃失败的下场。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周瑜早死,当时没有周瑜的指挥,那么曹操必然会统一江东了。
三、周瑜不死,便无三国。周瑜虽然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他并不是三分天下的支持者。他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天下的认可,也遭到了曹操和刘备的忌惮。曹操向孙权写信,诋毁周瑜的能力。说赤壁之战是自己因为军队有了疫病,自己烧了船只撤退的,周瑜是浪得虚名。而刘备则在和孙权单独相处时说,周瑜这个人能力强,器量也大,恐怕不会一直做他人的臣子。
曹操和刘备向孙权说周瑜的坏话,共同的原因就是周瑜对他们的威胁太大。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终止了曹操南下的脚步。然后周瑜又夺取江陵,把曹操的势力逼退至襄樊一带。由于周瑜在长江上游牵制了大批曹军主力,使得孙权在长江下游也频频向曹军发动攻势。一时间,曹操在与东吴的交锋中处于下风,疲于奔命。
至于说刘备,更是对周瑜如同芒刺在背,坐立不安。周瑜和孙权不同,他对刘备的军事实力并不看重。孙权当时还很年轻,对刘备这样一位有着相当名声的枭雄,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他有着借重刘备的心理,有意与刘备结好,为此他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但是周瑜久经沙场,对刘备和他的部下的实际情况看得十分清楚。周瑜在与曹操抗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对刘备和他的部下抱有什么幻想。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和刘备见面的时候,对刘备并没有什么好脸色,这让刘备感到十分惭愧。周瑜机会是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在战后,周瑜占据着长江上游战略要地江陵。他独自依靠着南郡在江北的部分,和曹操直接对峙。刘备占有着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势力,但是对于周瑜在江北的阻隔也是无可奈何。于是,刘备想要向孙权借来南郡,好继续自己下一步的战略行动。
周瑜在刘备去东吴面见孙权的时候,给孙权写信,建议孙权扣押刘备,自己则趁机吞并刘备的部下,让关羽、张飞听从自己的指挥,一起征战疆场。孙权经过多方考虑,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刘备后来听说此事,还自责说自己不该亲身前往东吴,对此还感到后怕。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周瑜对刘备的态度。他一直对刘备虎视眈眈,把刘备视为自己的下属,随时准备吞并他。刘备是无力对周瑜进行对抗的,因此他才会向孙权进谗言,企图离间孙权和周瑜的君臣关系,不过没有奏效。
周瑜在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就是夺取益州。我们可以看到,周瑜向孙权提出的夺取益州、汉中的建议,和刘备诸葛亮后来采取的行动如出一辙。刘备和诸葛亮就是按照周瑜的策略,夺取了益州、汉中。但是他们没有按照周瑜的策略,回师荆州,结果造成了荆州之战的失败。
在周瑜出兵益州的时候,孙权遭到了刘备的强烈抗议。刘备以刘璋和自己都是汉室宗亲的理由,不同意东吴出兵。刘备还说如果东吴出兵,自己就披发入山,不再过问世事。但是,周瑜根本就不理会刘备的态度,径自出兵夺取益州。可惜他因病在途中去世,未能完成自己的心愿。
我们可以从周瑜的所作所为看出,由于他出众的军事能力,他根本就不惧怕曹操和刘备。周瑜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先夺取益州和汉中。这样,刘备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只能处于东吴的包围之中。如果出现这种形势,刘备势力最终将被东吴吞并,那样就不会再有三国了。
结语:这样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将领,他羽扇纶巾,文采风流,武略出众。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当时的孙刘联盟中,只有周瑜能够指挥若定,取得这样的胜利。可以说,正是当年有了周瑜,才让三国有了存在的可能。
但是,让人们遗憾的是,周瑜在年仅三十六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他是病死在进军益州的征程上的。周瑜的内心,并不以三分天下为目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实力,一直凌驾在刘备之上。如果周瑜取得益州、汉中,那么没有出路,四面被东吴包围的刘备,终究会被东吴吞并,那么就不会有日后的三国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瑜的生死,决定着三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4.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有颜良文丑?
导语:我写一部三国华雄大传,仗三尺青锋,投笔从戎,破韩遂十万,胯下汗血宝马,手握宝剑神枪,龙行西北,虎步关陇,羌胡小儿闻之不敢夜啼;枪挑张角,马踏黄巾,谋诛张让,弑杀灵帝,单臂擒吕布,挥剑斩丁原;虎牢关前一声吼,震退关东百万兵,先轮了河北四将,再吊打孙家四猛,定计徐荣虐曹操,一骑残刀战三英。无奈先有宵小吕布嫉贤妒能,后有奸佞李儒媚上进谗,深陷敌阵,苦无援军,百万军中,力尽而亡。春秋洒尽英雄泪,无奈世间正道微!
如果按照战绩来排,吕布第一当然无悬念,关羽则理所应当第二。关羽手下亡魂不计其数,颜良是被秒的,文丑直接吓残了然后被日。要知道颜良是直接正面二十来合打败了徐晃,曹营竟然无人再敢应战的,文丑是和赵云战50合不分胜败的。赵云缺少与一流超一流武将的正面战果,排第二就不合适了。
如果不按照战绩,按照实际水准,关羽又太高。实际水准中,吕布当然依然是第一。赵云依然缺少正面PK超一流武将的战绩,但考虑到他汉水双战张合徐晃直接干走了俩人,可以认为暴走的赵云是有实力排第二的。典韦也缺乏强悍的单挑战绩,并且又是步军,在三国武将中理当再靠后一点,因为毕竟对于武将来讲,马上功夫更加重要。关羽理应在马超张飞之后。马超和张飞一个等级是公认的。对比张飞和关羽,关羽打纪灵,战30合,纪灵大叫稍歇,说明关羽打纪灵稳占上风,但张飞打纪灵,直接秒了~这是关羽的大污点,这说明了张飞比关羽还是要强不少的。
最后说下关羽为何成为武圣。吕布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这说明他的威名大致还是得到赤兔马之后闯出来的,尤其是拒十八路诸侯之后。对于一个武将来讲,武功、意识和装备缺一不可。吕布的武功和意识都是顶尖的,最牛b的是装备也是顶尖的。三国三大神器,方天画戟、赤兔马、青龙刀(青釭剑之类是短兵器,不论),吕布独占2样,当然各种无敌。试想三英战吕布之时,如果是普通的马被三个围着打,早吓尿了吧?可是赤兔马游刃有余,证明装备的重要性。
吕布死后,赤兔马被赐给关羽。关羽一下独占两样神器,此前与纪灵战30合的关羽立马变得无比犀利。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得到赤兔马之后的事。在此之前,关公拿的出手的战绩,竟然只有华雄。。。
高手过招,技术已经是次要的,气势境界才是重要的。张合徐晃合起来打不过赵云吗?显然不是,但气势上完全被压制了。看过陆小凤传奇的人都知道,西门吹雪击败叶孤城之后,剑法又有了本质的飞跃,才成为了剑神。同样可知,关羽在得到赤兔马并斩了颜良文丑之后,气场爆棚,此后天下似乎再没有放在眼里的人物了。尤其是斩颜良,对于关公气场的提升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曹营猛将如云,只有寥寥几次受挫。一次是打吕布,竟然直接出动6名一流武将围攻;一次是打颜良,徐晃失败后竟然无人敢应战。由此可见颜良的实力可能仅略逊于吕布。斩颜良后,曹营所有人“皆拜服”,后来打文丑,文丑直接吓尿。虽然不服气的人也有,比如庞德,不害怕的也有,比如徐晃,但关公的实力,在境界提升之后已然是公认的第一了。不然,也不会成为庞德等人的挑战对象。所有后来的关羽被封为武圣,不是没有道理的。
结语:顺便回答主楼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华雄呢?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二流水准的人。一个被当年跟纪灵都还要打30合并且没有赤兔马的关公给秒了的人,有神马资格名列24强?
英语翻译:Introduction: I write a great biography of the Three Kingdoms Huaxiong, with a three-foot green front, writing for the Rong, breaking the Korean 100,000, sweating and bloody BMW under the crotch, holding a sword and gun, traveling northwest, Hubu Guanlong, Qianghu Xiaoer Wenzhi Don't dare to cry at night; the spear picks up the horns, the horse rides on the yellow scarf, plots to punish Zhang Rang, kills the spirit emperor, captures Lu Bu with one arm, and slashes Dingyuan with a sword; a roar in front of Hulao Pass, shakes back a million soldiers in Guandong, first After the round of the four generals in Hebei, he slammed the Sun's four fierce fighters, and Xu Rong was determined to abuse Cao Cao and fight three heroes with a sword. Reluctantly, Xiao Xiao Lu Bu was jealous and jealous, and then Li Rumei, a treacherous servant, advanced and slander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shed tears of heroes, but the world is righteous!
If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of course, there is no suspense about Lu Bu's first place, and Guan Yu should be second. There are countless dead souls under Guan Yu, Yan Liang was stunned by the second, and Wen Chou was directly frightened and crippled by the sun. We must know that Yan Liang directly defeated Xu Huang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Cao Ying no one dares to fight anymore. Wen Chou and Zhao Yun won 50 times together. Zhao Yun lacks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the first-class and super-class generals, and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rank second.
If you don't follow the record and the actual level, Guan Yu is too high. In the actual level, Lu Bu is of course still the first. Zhao Yun still lacks the record of positive PK super-class generals, but considering that Zhang He Xu Huang in his Hanshui double battle directly left the two of them, it can be considered that Zhao Yun, who has gone violently, is second in strength. Dian Wei also lacks a strong single challenge record, and he is an infantryman, so he should be a little bit behind among the gener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ecause after all, for the future of Wu, immediate effort is more important. Guan Yu should be after Ma Chao and Zhang Fei. Ma Chao and Zhang Fei are recognized as one level. Comparing Zhang Fei and Guan Yu, Guan Yu fights Ji Ling, fights at 30th, and Ji Ling yells for a break, indicating that Guan Yu has the upper hand in fighting Ji Ling, but Zhang Fei’s fight with Ji Ling is just a second~ This is a big taint for Guan Yu. It shows that Zhang Fei is still much better than Guan Yu.
Finally, let me talk about why Guan Yu became a martial sage. There are people in Lü Bu and Ma Zhong Chitu. This shows that his prestige was roughly obtained after Chituma, especially after the princes of the Eighteenth Route. For a martial artist, martial arts, consciousness and equipment are indispensable. Lu Bu's martial arts and consciousness are top-notch, and the best thing is that the equipment is top-notch. The three great artifacts of the Three Kingdoms, Fangtian painted halberd, red rabbit horse, and green dragon sword (the blue night sword is a short weapon, no matter what), Lu Bu monopolizes two kinds of weapons, of course all kinds of invincible. Imagine that during the Three British Fights against Lu Bu, if an ordinary horse was beaten by three around, it would be scared to pee early? However, Chitu Ma is at ease, proving the importance of equipment.
After Lu Bu died, the red rabbit horse was given to Guan Yu. Guan Yu once monopolized two artifacts. Guan Yu, who had been in the 30s with Ji Lingzhan, immediately became extremely sharp. Slashing Yan Liangzhu Wen Chou, passing five stages and killing six generals are all things after getting Chituma. Before that, Guan Gong had only Hua Xiong's record of shooting. . .
For masters to play tricks, technology is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and momentum is important. Can Zhang He Xu Huang beat Zhao Yun together? Obviously not, but his momentum was completely suppressed. Anyone who has seen Lu Xiaofeng's legend knows that after Ximen Chuuxue defeated Ye Gucheng, his swordsmanship took an essential leap and he became the sword god. It can also be seen that after Guan Yu got the Chitu Horse and killed Yan Liangwen Chou, his aura was overwhelming. Since then, the world seems to have no more people in his eyes. Especially Zhan Yanliang is decisive for the promotion of Guan Gong's aura. Cao Ying will be like a cloud, only to be frustrated a few times. One time it was against Lu Bu, and six top-ranking generals were directly besieged; one time it was against Yan Liang, and after Xu Huang failed, no one dared to fight. This shows that Yan Liang's strength may only be slightly inferior to Lu Bu. After Yan Liang was killed, everyone in Cao Ying "worshiped and obeyed." Although there are people who are not convinced, such as Pound, and those who are not afraid, such as Xu Huang, Guan Gong's strength is already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after his realm has improved. Otherwise, it will not become a challenge for Pound and others. It is not unreasonable for all the later Guan Yu to be named martial sages.
Finally, by the way,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main building. Why is there no Huaxiong? Because this is a second-rate person. A person who was given a second by Guan Gong, who had to fight with Ji Ling for 30 times and had no Chituma, was qualified to be in the top 24?
5. 三国演义第68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
前面已有很好的答案,在此作一些补充。
这一回的信息量较大,撇开大段的战争描写不谈,东吴方面,主要塑造的是人物形象的高大上。甘宁与凌统的和解表明江东男儿胸怀的坦荡,周泰历数伤痕而醉酒则说明其勇敢而不惧死亡。
但在外部环境上,东吴处于不利地位,曹操大军压境,将领陈武、董袭阵亡,孙权被迫求和。
总体来讲,东吴虽弱小,但团结一心,能抗住压力,拥有人和,曹操暂时也没辙。
曹操这边,内患叠起。虽说对外战事取得胜利(实际双方僵持,孙权主动求和),但家里有点乱:
议立魏王之事崔琰用生命唱了一回反调,贾诩劝自己立曹丕为接班人,还有左慈出来搅得邺郡一阵鸡飞狗跳。
要不是地图上格局占优,自己又捏着汉献帝这一张绝世好牌,光处理内部矛盾就够呛的了。
刘备方面没有人出镜,但由于作者抱持的是尊刘抑曹思想,因此通过设计左慈的仙法表演这场戏,依然强行走了一波流量:慈笑曰:“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让此位与之?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操大怒曰:“此正是刘备细作!”所以,连神仙(或者说是左半仙吧)都说刘备的好:如果不让刘备上位,我就弄死你!
因为他是皇家血统!
因为刘皇叔拥有天时!
这话说的,已经和今天的狂热粉丝们打Call差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气坏才怪。
总结: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三国演义》第68回处于全文过半阶段,三方势力在后半部的内容中,脆弱的平衡一点点地发生倾斜,最终被打破,这个对节奏的把控而言非常重要,如果采用爽文写法,快速地让一方雄起,一战决胜负,既会让读者觉得不可信,又不符合这部作品平稳冷静的叙事风格。
【欢迎关注我的原创小说《子夜幻梦谭》,精彩故事正在展开,我是夜未央】
6. 下葬时还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三国出美人,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民间传说的四大美人之一,有“闭月”之称的貂蝉。杜牧用诗句也描绘出“春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场景,文中提到的大乔小乔肯定也是绝色佳人。而今天的主人公甄宓,也是其中的美人之一。
甄宓,又称甄夫人,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之妻,魏明帝曹叡生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以后被赐死,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一,甄宓人美心更美。 甄宓的父亲是上蔡县令的甄逸,母亲是美人张氏。甄逸夫妇育有三儿五女,甄宓最小,才貌俱佳,也最出色。 《三国志》上有一段传说性的记载,甄宓的母亲张氏梦见一位仙人,手拿玉如意,站在她的身旁,临产时,只见仙人飘入房中,用玉衣盖在张氏的身上,只听的哇哇婴儿啼哭声,甄宓就出生了。
三国有民谣“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史上有甄宓“一女乱三曹”之说,曹氏一家父子三人:曹操、曹丕和曹植均对她有情,原因首推甄宓的美貌,“容貌绝世,妖艳绝伦,曾经万缕青丝,缠成发髻”。
据传说甄宓小的时候,家里人经常会在夜间发现有人用玉衣给甄宓盖上,仙人都觉得她美!传说终归是传说。
甄宓爱读书,心地善良而博爱,有一个小故事: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二,甄宓被几个男人迷恋? “甄宓俏,一袁三曹为之焦,”形象地总结了甄宓一生中对她有感觉的四个男人。
甄宓的第一个男人是袁绍的次子袁熙,据说十几岁就嫁给了袁熙,恩爱了好多年。
官渡之战发生后,袁绍大败。此时,甄宓在冀州和她的婆婆刘夫人在一起。曹操还没来得及去把美人召到自己身边,结果曹丕看找到了正披头散发的甄宓,此刻她正惊恐地躲在刘夫人的后面。
曹丕立即把甄宓带走,并得到了父亲的许诺,娶了甄宓。 曹操估计心里那个悔啊,没有立即去把绝色佳人揽入怀中,被儿子抢先了一步。但是曹操是何等的胸怀,立即顺水推舟,准了儿子的请求。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甄宓不但人长得美,而且还很有才情。她从小就博览群书,能做一手好文章。曹操的儿子曹植,也是一位大才子,才子佳人,日久天长,叔嫂间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生长。
多年后,曹植在给曹睿的奏章里说到“绝缨”事件,似乎对自己和甄宓之间的事情进行自圆其说。
绝缨事件,楚庄平息内乱,乃举行庆功宴,文武百官饮至天黑,楚庄意犹未尽,召妃子来为众将斟酒,突遇狂风袭来,烛火皆灭,一将趁黑拉妃衣袖,此妃挣脱,顺手摘得此将帽顶之樱,并告之楚庄,楚庄一听,曰:不急点灯,众将摘帽痛饮,务必尽兴。灯亮,竟不知戏妃之将为谁,其后此将于一战中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方告之楚庄,楚庄叹曰:吾一小惠换一猛将,幸甚。 三,甄宓幸福不幸福? “如果有来生,我不愿再见到你。”这是甄宓死前遗言,是对曹丕说的。曹丕怕她死后告状,所以才在下葬时对她以发遮面,用糠塞口。据说这样,她就有冤无处诉。而甄宓幸福不幸福,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虽然刚开始甄宓很红,并欲立她为后。但年老色衰,随着新人的到来,甄宓遭到郭夫人嫉妒。郭夫人年轻又漂亮,有心机。为了当皇后,诬告甄宓腹内之子不是曹丕的,曹丕又爱生恨。
甄宓被冷落,也很委屈,写了一首传世诗歌《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宓以沉痛的笔触抒发了被弃的哀愁与悲痛,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刻骨的悲伤之情。诗之结尾更是令人肝肠寸断:“出亦复苦愁,入亦复何愁。”
甄宓为此作触怒曹丕,并终结了甄宓的生命。在这点上,曹丕不如汉成帝,当班婕妤失宠并被诬陷参与巫蛊之祸时,班婕妤从容应对,并得到了汉成帝的谅解。同样有才情的班婕妤做了许多诗篇,比如《怨歌行》,又名《团扇诗》,自知自己就如同秋后的团扇,抒发被弃后的怨情。两人命运不同,因为遇到的君主不同。
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甄宓进入曹家后,曹植仰慕其文采,倾慕其容颜,于是频频接触,使得彼此互有好感,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洛神赋》。曹植对曹丕,欲除之而后快。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老婆甄宓去引诱曹植,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不知甄宓与曹植之间是否有逾越叔嫂之情,但是相互欣赏是必然的。曹丕疏远甄宓,再加上郭女王的挑唆,加速了甄宓的香消玉损。
曹曹丕身死后,其子曹叡即位便处死了郭女王,似乎在给他的母亲复仇,一代佳人的陨落究竟为何,恐怕也只有她本人最清楚了吧。
四,甄宓后人是谁?魏明帝曹叡和东乡公主均为甄宓所生,曹叡即位后,追封甄宓为“文昭皇后”,并将陵墓迁至朝阳陵。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甄宓人美而贤德,文采出众,可惜生不逢时,自己的命运不能自己做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但生前有多人为之倾倒,并育有一帝,也算是不枉一生了。
7. 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三国演义》第68回、69回写的是左慈掷杯戏曹操,卜周易管辂知机这两个故事。这两回书涉及到两个神秘人物左慈与管辂,他们都在曹操面前演绎了一段十分“玄幻”的故事。
左慈、管辂都是正史记载的历史人物,都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左慈年长,大约生于公元156年(恒帝永寿二年),比管辂大53岁。但左慈比管辂活得久,管辂是在48岁时辞世的,左慈则活到了西晋时期,在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羽化,享年133岁。
原本,这两人都是道家中的高人,为何一个寿数很高,另一个却未到半百就死去了呢?大致原因可能是这二人的职业领域不同吧。左慈是修炼道术的,道家修炼以养生为主,兼习“幻术”,所以左慈活的时间便很长了。管辂则是周易预测的高手,似乎应了一句话,泄露天机太多了,便要折寿。
这样讲管辂,似乎涉及到封建迷信,但《三国演义》第69回却还真是这么写的。管辂因为给赵颜出主意,北斗星君因吃了别人的酒食,没办法只得给即将死去的赵颜添寿。但是,却让赵颜给管辂传话:“教再休泄漏天机;不然,必致天谴。”然而,管辂见曹操后,依然不断的泄露“天机”。这个故事出自《搜神记》,原本就是一个“神话”。
那么,罗贯中写这两个道家人物有何意义,是不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神秘玄幻感来吸引读者呢?
左慈的幻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汉书·方术列传》说,司空曹操宴请宾客,对大家说,今天请客,准备了很多菜,唯独缺少松江鲈鱼。左慈说,这个容易得。左慈请曹操拿出一个铜盆,盛满水,手持一根钓竿,一会儿就钓来一条松江鲈鱼。曹操拊掌大笑,宾客尽皆惊讶。曹操说,一条鱼不够摆席,还能钓来吗?左慈便继续垂钓,又接连钓一些鲈鱼,都是三尺长,新鲜活泼。
之后,曹操又说,没有蜀中生姜,做鲈鱼味道差点。左慈说,我之前派人去蜀中买蜀锦,我发一道敕符,顺便带点新鲜蜀姜过来。左慈的话说完不久,蜀姜就送到了。后来,曹操专门派人验证此事,果与左慈所为契合。
以上这两件事情,都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曹营,左慈掷杯戏曹操”中,被罗贯中引用。但是,陈寿的《三国志·方技传》及曹操的传记中,却没有写到左慈。显然,《三国演义》有关左慈的事迹,大概主要来源于《后汉书》。
那么,《后汉书》所记载的左慈法术靠谱吗?难道世上确实有这等通天彻地之人?
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左慈“少有神道”,仅此而已。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这就有点玄乎了。葛玄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道教尊之为“北极仙翁”,左慈竟然是葛玄的师父,也难怪有此法术了。不过,葛洪此说,并没有得到史家的认可,同样,也没有被罗贯中所采信,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抱朴子》的这段记载。
因而,左慈并没有这么玄乎。那么,他在曹操家中所施展的法术,是不是很玄幻呢?
《后汉书》与《三国演义》又同时讲了另外一件事情。却说左慈有一次跟随曹操郊游,有百余士大夫跟随。左慈又施法术,以酒一升,肉脯一斤,亲手为百官斟酒分肉,百官莫不醉饱。曹操本来就很疑心鲈鱼蜀姜之事,见此情况,更加感到奇怪。于是,便查看藏酒与肉的地方,发现所有的酒脯都不见了。于是,曹操非常不满左慈,派人捉拿。
从这件事情来看,左慈所为的“妖术”、“幻术”,实际上与“魔术”差不多。魔术在过去就叫幻术(或戏法),左慈不过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魔术师而已。
既然如此,《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写一段发生在曹操家中的魔术表演。魔术很能让人着道,大型魔术确实也会让人产生神秘的玄幻感,这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三国演义》说,左慈还能变化出牡丹,在墙壁上画龙取龙肝。后来曹操追捕时,左慈躲进了羊群中。曹兵因找不到左慈,便杀掉了所有的羊,左慈便让牧童把羊头与羊身接上,羊全部都活了。等等,也都是些幻术而已。罗贯中不但引用了《后汉书》的记载,还添油加醋的夸张了左慈的法术。
《后汉书》可没有记载这些故事,只说左慈进了羊群,曹操对他喊话说追你不是要杀你,而是要试一试你的法术到底有多高。曹操说完,却见数百只羊都变成了小羊羔,齐刷刷的跪在曹操面前,说道,您说不杀我,可要兑现您的诺言啊。看来,左慈的法术究竟还是魔术,假若真的是予取予求的“仙术”,难道还要向曹操下跪吗?
管辂之事比较可信《后汉书·方技列传》没有管辂的事迹,《三国志·方技传》却有管辂的记载。对比《三国志》、《三国演义》有关管辂的故事,大致相似,罗贯中基本上是转述了陈寿的史料。当然,也引用了《搜神记》等传奇小说笔记的故事。
罗贯中在第六十九回书“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中,紧接着左慈的故事,写管辂的神卜。曹操因染病,服药无效,便令太史丞许芝卜易。大概是许芝自认为技术不如管辂,或者是不敢轻易为曹操卜卦,就向曹操推荐了管辂。罗贯中通过许芝的话,详细介绍了管辂其人,以及他诸多神算的故事。于是,曹操便让人把管辂请了过来。
管辂到了许都,给曹操卜算了好几件事情,其中,东吴主亡一大将立即得到应验,死的人是鲁肃鲁子敬。鲁肃死于公元217年,所以,管辂为曹操算卦,也应当就是这一年。而管辂为曹操算的第一卦,却是到了与刘备大战汉中之前才得到应验,说的是夏侯渊被黄忠斩杀这件事。当时,管辂打了个哑谜,以四句诗预言了这件事:“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夏侯渊死后,曹操大哭,边哭边解读管辂的诗:三八纵横,讲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猪遇虎,指的是这一年的干支是己亥,月份是正月,正月建寅,寅肖虎。后面两句指夏侯渊阵亡之地,曹操因此被斩掉了股肱之将。
许芝所述,与《三国志·方技传》中的管辂相差不大。但是,陈寿却没有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方技传》中提到曹操采纳许芝的建议,请管辂卜卦。因此,夏侯渊之死是否被提前预言,正史中查不到依据。
《三国演义》中除了第六十九回书写到管辂占卜外,还写了管辂为曹爽手下何晏、邓飏卜卦,说他们是“鬼幽”、“鬼躁”,意思此二人命将不久。果然,第一百十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中,就写到此二人被司马懿所杀。这件事情,却能从《三国志·方技传》中找得到依据。而且,正史中清楚的记载,管辂为何晏、邓飏卜卦是在曹魏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罗贯中引用管辂的故事,一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知识厚度,毕竟此人在三国时期有很大的影响。二是略写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管辂占卜的方式,减缩了本文。第三,但凡写这类事情,基本上是为了铺陈故事,增强悬念,是小说伏笔的一种常用的写法。读者为了“验证”管辂的四句预言,就得继续往下看。因而,管辂卜筮,也不是玄幻故事,罗贯中更没有宣扬迷信的企图。
管辂的事情,还是比较可信的。《三国志·方技传》说:“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陈寿依据当世传闻,效仿司马迁《史记》扁鹊、仓颉事,存录了华佗的医术、朱建平的相术,周宣的相梦,以及管辂的卜筮等方技术士的事迹。陈寿生于公元233年,管辂死的时候,他已经24岁了。所以,有些故事,陈寿应当是亲耳所闻。
管辂卜筮,说白了就是《周易》的应用,还是有点依据的。陈寿在记载这个人物及事迹时,也是很谨慎的做了说明,既然太史公可以记载这些事情,说明这类方技也是可以入史的。
《三国演义》写这些故事,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罗贯中通过管辂的卜筮,似乎是在传达一些正能量。凡事做了善事的,管辂都帮助他们,比如,管辂为少年赵颜添寿等等。这则故事虽然没有被收录进《三国志》,但却表明了罗贯中把方技写进书中的意图。
左慈、管辂的故事是不是很玄幻其实一点都不玄幻。上文讲到,左慈的幻术,就是戏法、魔术。只不过,左慈的技术很高妙,又经过小说家的夸张渲染,便显得有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了。其实,现代魔术中,也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戏法,让人感到异常的玄幻。《三国演义》故事中,罗贯中还是通过曹操不信邪,戳穿了左慈的把戏,来表明自己对左慈之类的幻术的质疑与批判。在左慈之前,罗贯中还写到一个比左慈还装腔作势的道家神仙,这个“神仙”就是被孙策斩杀的于吉。
这个于吉很能蛊惑人心,所到之处,普施符水,竟然能够引来万人空巷的膜拜。这天,小霸王孙策正在与众将商议大事,于吉忽然前来游街。这伙东吴大将们听说于吉来了,会也不开了,纷纷下楼去跪拜。孙策大怒,立即命人把于吉捉到跟前。孙策当面指责于吉:“狂道怎敢煽惑人心!”
于吉便对小霸王的喝问,便信口雌黄道:“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从于吉的这番话中,不难读到,罗贯中这是在隐写黄巾起义,张角当年也是号称得到了于吉的这部书(又叫《太平经》),便举起了起义大旗。以罗贯中的立意,于吉,应当得名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的“吉”字。
于吉此人,在《三国志·孙策传》中有记载,说法与《三国演义》基本一致。但是,却没有罗贯中笔下所写的那样,被孙策斩杀后,这个“神仙”竟然处处出现,向孙策索命。孙策死后,书中便再也没有出现于吉,说明此人并非神仙,杀死了就杀死了。至于索命者,大概应当是于吉的徒子徒孙们在装神弄鬼。
孙策之死,肯定与于吉无关,要说有一点关联,大概是孙策斩于吉时,因怒气激发了旧伤。此时,应当是孙策遭许贡家将刺杀之后。但是,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注《江表传》所言,孙策杀了于吉,便没有出现《三国演义》中“阴魂不散”的事情。
孙策斩杀于吉,十分的应当,此类“妖道”不除,江东人心便难收拾,九州八十一郡百姓便难得安宁。
罗贯中写于吉的故事,大约是为了讨论黄巾军的事情。此时,“黄巾余党”尚未完全消除,在孙策斩于吉的故事之前,便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途中,关羽收录了参加过黄巾起义的廖化,赵云则斩杀了廖化的同伙裴元绍。
《三国演义》经毛宗岗父子修订,明显有尊刘倾向。因而,通过孙策、刘备对待黄巾军余党的态度,也表达了这一主题。
同样,左慈,管辂的故事也是出于贬曹的目的,在正史记载的基础上予以夸张,并且,赋予其含义。罗贯中其实是很慎重的,在写这些“玄幻”故事的时候,不忘通过另外的细节,揭穿了其中的奥妙。于吉死了便死了,左慈的把戏也被曹操识破。
管辂的故事其实并不玄幻,除了有陈寿的记录外,这位名冠三国的术数家,并没有被罗贯中写成通天彻地之人。书中的管辂,绝没有被神化的袁天罡、李淳风那样的通天彻地之能,他就是一个精通《周易》之人。
两汉是《周易》研究的第一个顶峰时代,这部神秘的典籍被上升到哲学高度,诸如管辂这样的人,应当是作出了贡献的。管辂死后,留下了《周易通灵诀》、《周易通灵要诀》、《破躁经》、《占箕》等著作,在《周易》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无奈三国txt下载,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马超是怎么去世的?
马超等兄弟归降刘备后,为前锋兵临锦官城下,迫使刘璋开城而降。此后,在取汉中、定东川的过程中,刘备帐下众猛将意气风发,奇功迭立:猛张飞智取瓦口关,老黄忠威震定军山,赵子龙汉水寡胜众等等,而马超做为孔明的一支偏师奇兵在取战阳平一战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此,刘备位进汉中王之时,马超才得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起,名列“五虎大将”。
然而,此后的马超在三国中出场则大大减少,几读“三国演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四:
其一,马超被封为“五虎大将”后不久,蜀国就面临了第一次巨变,即关、张陨命引起的刘备雪弟恨大举伐吴。然而,此刻蜀国的强敌是仍然是北面的曹魏,所以,诸葛亮特意派马超与大将魏延一起,共守战略要地汉中。由于故事到此,重笔落于伐吴,故使读者不易看到马超的做为。
其二,刘备死后,曹丕听从司马懿之计,五路伐蜀。此时,蜀国面临空前的危机。幸有孔明妙计,安居平五路,而退掉羌王柯比能十万西羌兵的,正是世居西凉素来被其敬为“飞将军”的马超。特别是在后来的平定南方的征战中,马超更是担负了守卫汉中、兼镇西羌的重任,只是这些都不在演义的中心线索里罢了。
其三,马超归蜀后,虽因其武勇、声望、家世等列为“五虎大将”,但其对刘备事业的贡献远不如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关羽、张飞为刘备数十年患难与共的桃园兄弟,其亲密程度无人可比;赵云于刘备穷困潦落之时忠心相随,且有两番护幼主的大功;黄忠自长沙归于刘备帐下之后,取东西两川屡立奇勋,而这一切都是马超所不具备的。因此,重任都有关羽、张飞、魏延担上,他用武之地不多。
其四,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马超在经历了潼关、冀城大败的教训之后,想必是深有心得,在刘备帐下深知自身地位、贡献与关、张、赵、黄无法相比,加之其为人恃武自傲而又忧谗畏讥,所以,当川中名士彭恙因对刘备不满,来说反马超之时,马超立即将其言论上报刘备以求解脱嫌疑,由此可见其小心而自保的心理。
等到初次北伐,马超这位三国名将已经是盍然而逝于沔阳,享年只有47岁。所以,马超的一生的命运,在我看来颇具悲剧色彩,因此,每当想起锦马超,内心常有惋惜不平之气。
后马超是何时死呢?三国演义并无说明,刘备伐吴时,马超倒未有露面,较后几回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曾邀马超紧守西平关对付羌兵.八十七回,诸葛亮南征孟获,又让马超把守汉中关口,九十二回,诸葛亮一出祁山,才于沔阳致祭马超,始终也未有交代马超之死,其实马超死于章武二年,享年四十七岁,当时刘备正领兵于东吴作战,马超临终上疏,说自己一家二百余口,差不多全死于曹操之手,只剩从弟马岱深托刘备,从此相信马超可能是病死的。
五虎大将中,马超算是比较短命的一个,如此英雄豪杰未能一展抱负报国恨,最后连家仇亦不能报,英雄气短,确实令人婉惜.
马超并非病逝,而是西凉暴动,马超杀了叛臣韦康,而梁宽与赵瞿又起而为之报仇,马超就在乱军肆虐之下惨死了!
2. 诸葛亮的死对蜀汉意味着什么?
三国蜀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对蜀汉意味着“由强转衰"。内忧外患。各种社会纷争,阶级矛盾,社会意识形态,乃至三国格局,引起连锁反应!
一:蜀国又如房子失去“顶梁柱”一样。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对于刘备,诸葛亮的伟大抱负:“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变得遥遥无期。
二:标志着蜀国“虚君实相"时代结束。后汉主“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被现实主义推上“领航者"。面对内忧外患,他忍辱负重,力挽狂澜。
①:废除丞相制度。由大将军费袆掌管军权。大司马蒋琬掌控行政权。将高度集权一分为二,两者制约又平衡。
②:停止“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据后者考证,蜀国人口只有94万,却有10万多兵。许多青年男女被迫征兵作战,简直是伤财又劳民。
③: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蜀国出现“田畴辟,仓廪实”的局面。
三:蜀国对外政策由“攻击型”转入“防御型”。由强转衰。蜀国状况不容乐观。表面上“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争骚扰”。但“益州”早已“疲弊”。短暂的回光反照,根本扭转不了日益衰落的被动局面。“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当时令人长叹的真实写照!
四:诸葛亮的死,意味着“联吴抗魏”的战略流产。从而加快了魏灭蜀国的步伐。
伴随着蜀汉政权的消失,三国时代走上了历史的解体尽头。各国诸侯,军阀,宦官纷争,割据势力你争我夺。战乱,饥荒,国破,家亡。社会,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加速统一大势风瀑的来临步伐!这是众望所归,历史必然!
诸葛亮的死,预告着蜀汉政权的终结。为期不远!
3. 东吴的历史会改写吗?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有着出众的军事才能,却又心胸狭隘之人。他指挥东吴军队在赤壁打败曹军,却因为嫉妒屡屡要陷害诸葛亮。他一面靠诸葛亮借来的东风火烧赤壁,一面派人去南屏山对诸葛亮格杀勿论。直到被诸葛亮气死,还感叹说“既生瑜何生亮”。那么,在现实中的周瑜真是这个样子吗?他的所作所为到底对那段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一、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的形象是羽扇纶巾。但是在历史上,真正在赤壁之战中指挥作战的周瑜,才是羽扇纶巾的形象。在苏东坡的词句中就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词句中写不尽周瑜的一时风流。在历史上,周瑜不但军事能力出众,他还精通乐理。每当音乐出现错误的时候,他都会发现,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谚语。
周瑜和东吴孙家关系密切,当年孙策起兵收取江东的时候,周瑜便跟随了他。孙策对周瑜十分信任,还到他家登堂拜母,两人不但是君臣,还是挚友。在得到乔氏姐妹后,孙策和周瑜分别娶了大、小乔。从此两人有了姻亲关系,感情更加深了一层。孙策去世的时候,对继位的孙权嘱托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在曹操夺取荆州,挥师东下的时候,周瑜成为了东吴的中流砥柱。面对曹操的军事压力和来信恐吓,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大势已去,要求孙权迎降曹操。在周瑜、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下,孙权才下定决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共抗曹军。
当时周瑜向孙权保证,只要有五万精兵就保证破曹。但是孙权只是给了他三万兵力,其他的兵力由刘备承担。刘备在经过大败之余,他的军队战斗力可疑。不过周瑜就是凭借着三万吴军,用火攻击破曹操的大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战后,曹操将主力撤回北方休整,留下部分兵力守卫江陵和合肥,转入战略防御。
周瑜为了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率领吴军主力直取江陵。他将荆州在江南的地区交给刘备去攻取,自己集中力量和曹仁在江陵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江陵。随后,他又将南郡在长江南部的地区也交给了刘备,自己独立抵抗曹军的进攻。
周瑜在长江上游站住脚后,将目光盯在了益州身上。他向孙权建议,自己与孙瑜一起攻打西川。在夺取益州后,再北夺汉中。在夺取蜀中后,派孙瑜守卫并且和马超结好。周瑜则率军回到荆州,夺取襄阳,和孙权一起发动北伐,这样就可以夺取北方了。在得到孙权的同意后,周瑜收拾行装,开始西征,但是走到巴丘因病去世了。
周瑜去世的时候,才年仅三十六岁。他在临去世前,向孙权上书,除了推荐自己的接任人鲁肃,还表示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不甘。从历史上周瑜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二、周瑜早死,便无三国。周瑜在那段历史上的最大影响,就是他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这场战役被大家公认为那段历史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经过这场战役,曹操的势力被限制在北方,一时无法再对南方造成威胁。而孙权和刘备瓜分了曹操撤退后的荆州,各自形成了强大的势力。
在曹操夺取荆州后,他的战略形势一片大好。益州的刘璋看到曹操的胜利,都赶快送兵送粮,表示臣服。刘备兵败之余,只得派诸葛亮随鲁肃去东吴求救,企图结为同盟,共抗曹操。刘备还决定,如果孙刘联盟不能缔结的话,自己就率领部下继续南逃。
曹操在这种形势下,企图一举解决东南问题。他在率领强大的水陆军东下的同时,还派人给孙权送信,企图迫降孙权。在当时,孙权的处境十分困难。以张昭为首的大批臣子,对胜利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要求孙权迎降曹操,好保住自己生计。
孙权的内心并不想投降,因此在鲁肃的劝说下,他还是决定抵抗曹操。但是,真正让他有勇气抵抗曹操的人,正是周瑜。这是因为,鲁肃劝说孙权抵抗,是从他投降后的待遇劝说的。孙权胸怀争夺天下的大志,自然不愿意不战而降。而诸葛亮劝说孙权抵抗,则是从军事上指出曹操用兵的错误,并提供自己的军事实力,来联合抗曹。
但是,诸葛亮所说的刘备军事实力是有水分的。按照后来鲁肃的说法,那就是刘备经过长坂坡之战的惨败,剩下的步军实力还不够千人。至于说诸葛亮说的关羽水军,区区几千水军拥有的船只竟然达到数百艘,可想而知,这样小的船只怎么可能是曹操水军的对手。刘琦的军队更没有指望,荆州已经投降曹操,刘琦的军队军心动摇,战斗力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就算是要抵抗曹操,如果没有军事上的依靠,那就是一句空话。孙权本人的军事能力有限,他的哥哥孙策对此也有过评价。正在此时,周瑜的出现解除了孙权的后顾之忧。周瑜为孙权分析了曹操貌似强大,实际上急于求成,有被打败的可能。并且向孙权保证,自己只要有五万精兵就能够保证打败曹操。
这让孙权大喜过望,决心联刘抗曹,但是他只给了周瑜三万精兵。当时刘备的兵力单薄,根本就指靠不上。但是周瑜就是依靠这三万人马,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可以说,如果没有周瑜出众的军事能力,孙权就算是和刘备联合抗曹,也难逃失败的下场。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周瑜早死,当时没有周瑜的指挥,那么曹操必然会统一江东了。
三、周瑜不死,便无三国。周瑜虽然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他并不是三分天下的支持者。他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天下的认可,也遭到了曹操和刘备的忌惮。曹操向孙权写信,诋毁周瑜的能力。说赤壁之战是自己因为军队有了疫病,自己烧了船只撤退的,周瑜是浪得虚名。而刘备则在和孙权单独相处时说,周瑜这个人能力强,器量也大,恐怕不会一直做他人的臣子。
曹操和刘备向孙权说周瑜的坏话,共同的原因就是周瑜对他们的威胁太大。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终止了曹操南下的脚步。然后周瑜又夺取江陵,把曹操的势力逼退至襄樊一带。由于周瑜在长江上游牵制了大批曹军主力,使得孙权在长江下游也频频向曹军发动攻势。一时间,曹操在与东吴的交锋中处于下风,疲于奔命。
至于说刘备,更是对周瑜如同芒刺在背,坐立不安。周瑜和孙权不同,他对刘备的军事实力并不看重。孙权当时还很年轻,对刘备这样一位有着相当名声的枭雄,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他有着借重刘备的心理,有意与刘备结好,为此他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但是周瑜久经沙场,对刘备和他的部下的实际情况看得十分清楚。周瑜在与曹操抗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对刘备和他的部下抱有什么幻想。周瑜在赤壁之战前和刘备见面的时候,对刘备并没有什么好脸色,这让刘备感到十分惭愧。周瑜机会是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在战后,周瑜占据着长江上游战略要地江陵。他独自依靠着南郡在江北的部分,和曹操直接对峙。刘备占有着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势力,但是对于周瑜在江北的阻隔也是无可奈何。于是,刘备想要向孙权借来南郡,好继续自己下一步的战略行动。
周瑜在刘备去东吴面见孙权的时候,给孙权写信,建议孙权扣押刘备,自己则趁机吞并刘备的部下,让关羽、张飞听从自己的指挥,一起征战疆场。孙权经过多方考虑,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刘备后来听说此事,还自责说自己不该亲身前往东吴,对此还感到后怕。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周瑜对刘备的态度。他一直对刘备虎视眈眈,把刘备视为自己的下属,随时准备吞并他。刘备是无力对周瑜进行对抗的,因此他才会向孙权进谗言,企图离间孙权和周瑜的君臣关系,不过没有奏效。
周瑜在临终前的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就是夺取益州。我们可以看到,周瑜向孙权提出的夺取益州、汉中的建议,和刘备诸葛亮后来采取的行动如出一辙。刘备和诸葛亮就是按照周瑜的策略,夺取了益州、汉中。但是他们没有按照周瑜的策略,回师荆州,结果造成了荆州之战的失败。
在周瑜出兵益州的时候,孙权遭到了刘备的强烈抗议。刘备以刘璋和自己都是汉室宗亲的理由,不同意东吴出兵。刘备还说如果东吴出兵,自己就披发入山,不再过问世事。但是,周瑜根本就不理会刘备的态度,径自出兵夺取益州。可惜他因病在途中去世,未能完成自己的心愿。
我们可以从周瑜的所作所为看出,由于他出众的军事能力,他根本就不惧怕曹操和刘备。周瑜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先夺取益州和汉中。这样,刘备就失去了发展的方向,只能处于东吴的包围之中。如果出现这种形势,刘备势力最终将被东吴吞并,那样就不会再有三国了。
结语:这样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将领,他羽扇纶巾,文采风流,武略出众。正是在他的指挥下,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当时的孙刘联盟中,只有周瑜能够指挥若定,取得这样的胜利。可以说,正是当年有了周瑜,才让三国有了存在的可能。
但是,让人们遗憾的是,周瑜在年仅三十六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他是病死在进军益州的征程上的。周瑜的内心,并不以三分天下为目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实力,一直凌驾在刘备之上。如果周瑜取得益州、汉中,那么没有出路,四面被东吴包围的刘备,终究会被东吴吞并,那么就不会有日后的三国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瑜的生死,决定着三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4. 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有颜良文丑?
导语:我写一部三国华雄大传,仗三尺青锋,投笔从戎,破韩遂十万,胯下汗血宝马,手握宝剑神枪,龙行西北,虎步关陇,羌胡小儿闻之不敢夜啼;枪挑张角,马踏黄巾,谋诛张让,弑杀灵帝,单臂擒吕布,挥剑斩丁原;虎牢关前一声吼,震退关东百万兵,先轮了河北四将,再吊打孙家四猛,定计徐荣虐曹操,一骑残刀战三英。无奈先有宵小吕布嫉贤妒能,后有奸佞李儒媚上进谗,深陷敌阵,苦无援军,百万军中,力尽而亡。春秋洒尽英雄泪,无奈世间正道微!
如果按照战绩来排,吕布第一当然无悬念,关羽则理所应当第二。关羽手下亡魂不计其数,颜良是被秒的,文丑直接吓残了然后被日。要知道颜良是直接正面二十来合打败了徐晃,曹营竟然无人再敢应战的,文丑是和赵云战50合不分胜败的。赵云缺少与一流超一流武将的正面战果,排第二就不合适了。
如果不按照战绩,按照实际水准,关羽又太高。实际水准中,吕布当然依然是第一。赵云依然缺少正面PK超一流武将的战绩,但考虑到他汉水双战张合徐晃直接干走了俩人,可以认为暴走的赵云是有实力排第二的。典韦也缺乏强悍的单挑战绩,并且又是步军,在三国武将中理当再靠后一点,因为毕竟对于武将来讲,马上功夫更加重要。关羽理应在马超张飞之后。马超和张飞一个等级是公认的。对比张飞和关羽,关羽打纪灵,战30合,纪灵大叫稍歇,说明关羽打纪灵稳占上风,但张飞打纪灵,直接秒了~这是关羽的大污点,这说明了张飞比关羽还是要强不少的。
最后说下关羽为何成为武圣。吕布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这说明他的威名大致还是得到赤兔马之后闯出来的,尤其是拒十八路诸侯之后。对于一个武将来讲,武功、意识和装备缺一不可。吕布的武功和意识都是顶尖的,最牛b的是装备也是顶尖的。三国三大神器,方天画戟、赤兔马、青龙刀(青釭剑之类是短兵器,不论),吕布独占2样,当然各种无敌。试想三英战吕布之时,如果是普通的马被三个围着打,早吓尿了吧?可是赤兔马游刃有余,证明装备的重要性。
吕布死后,赤兔马被赐给关羽。关羽一下独占两样神器,此前与纪灵战30合的关羽立马变得无比犀利。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得到赤兔马之后的事。在此之前,关公拿的出手的战绩,竟然只有华雄。。。
高手过招,技术已经是次要的,气势境界才是重要的。张合徐晃合起来打不过赵云吗?显然不是,但气势上完全被压制了。看过陆小凤传奇的人都知道,西门吹雪击败叶孤城之后,剑法又有了本质的飞跃,才成为了剑神。同样可知,关羽在得到赤兔马并斩了颜良文丑之后,气场爆棚,此后天下似乎再没有放在眼里的人物了。尤其是斩颜良,对于关公气场的提升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曹营猛将如云,只有寥寥几次受挫。一次是打吕布,竟然直接出动6名一流武将围攻;一次是打颜良,徐晃失败后竟然无人敢应战。由此可见颜良的实力可能仅略逊于吕布。斩颜良后,曹营所有人“皆拜服”,后来打文丑,文丑直接吓尿。虽然不服气的人也有,比如庞德,不害怕的也有,比如徐晃,但关公的实力,在境界提升之后已然是公认的第一了。不然,也不会成为庞德等人的挑战对象。所有后来的关羽被封为武圣,不是没有道理的。
结语:顺便回答主楼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华雄呢?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二流水准的人。一个被当年跟纪灵都还要打30合并且没有赤兔马的关公给秒了的人,有神马资格名列24强?
英语翻译:Introduction: I write a great biography of the Three Kingdoms Huaxiong, with a three-foot green front, writing for the Rong, breaking the Korean 100,000, sweating and bloody BMW under the crotch, holding a sword and gun, traveling northwest, Hubu Guanlong, Qianghu Xiaoer Wenzhi Don't dare to cry at night; the spear picks up the horns, the horse rides on the yellow scarf, plots to punish Zhang Rang, kills the spirit emperor, captures Lu Bu with one arm, and slashes Dingyuan with a sword; a roar in front of Hulao Pass, shakes back a million soldiers in Guandong, first After the round of the four generals in Hebei, he slammed the Sun's four fierce fighters, and Xu Rong was determined to abuse Cao Cao and fight three heroes with a sword. Reluctantly, Xiao Xiao Lu Bu was jealous and jealous, and then Li Rumei, a treacherous servant, advanced and slandered. The spring and autumn shed tears of heroes, but the world is righteous!
If ranke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of course, there is no suspense about Lu Bu's first place, and Guan Yu should be second. There are countless dead souls under Guan Yu, Yan Liang was stunned by the second, and Wen Chou was directly frightened and crippled by the sun. We must know that Yan Liang directly defeated Xu Huang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Cao Ying no one dares to fight anymore. Wen Chou and Zhao Yun won 50 times together. Zhao Yun lacks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the first-class and super-class generals, and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rank second.
If you don't follow the record and the actual level, Guan Yu is too high. In the actual level, Lu Bu is of course still the first. Zhao Yun still lacks the record of positive PK super-class generals, but considering that Zhang He Xu Huang in his Hanshui double battle directly left the two of them, it can be considered that Zhao Yun, who has gone violently, is second in strength. Dian Wei also lacks a strong single challenge record, and he is an infantryman, so he should be a little bit behind among the gener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ecause after all, for the future of Wu, immediate effort is more important. Guan Yu should be after Ma Chao and Zhang Fei. Ma Chao and Zhang Fei are recognized as one level. Comparing Zhang Fei and Guan Yu, Guan Yu fights Ji Ling, fights at 30th, and Ji Ling yells for a break, indicating that Guan Yu has the upper hand in fighting Ji Ling, but Zhang Fei’s fight with Ji Ling is just a second~ This is a big taint for Guan Yu. It shows that Zhang Fei is still much better than Guan Yu.
Finally, let me talk about why Guan Yu became a martial sage. There are people in Lü Bu and Ma Zhong Chitu. This shows that his prestige was roughly obtained after Chituma, especially after the princes of the Eighteenth Route. For a martial artist, martial arts, consciousness and equipment are indispensable. Lu Bu's martial arts and consciousness are top-notch, and the best thing is that the equipment is top-notch. The three great artifacts of the Three Kingdoms, Fangtian painted halberd, red rabbit horse, and green dragon sword (the blue night sword is a short weapon, no matter what), Lu Bu monopolizes two kinds of weapons, of course all kinds of invincible. Imagine that during the Three British Fights against Lu Bu, if an ordinary horse was beaten by three around, it would be scared to pee early? However, Chitu Ma is at ease, proving the importance of equipment.
After Lu Bu died, the red rabbit horse was given to Guan Yu. Guan Yu once monopolized two artifacts. Guan Yu, who had been in the 30s with Ji Lingzhan, immediately became extremely sharp. Slashing Yan Liangzhu Wen Chou, passing five stages and killing six generals are all things after getting Chituma. Before that, Guan Gong had only Hua Xiong's record of shooting. . .
For masters to play tricks, technology is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and momentum is important. Can Zhang He Xu Huang beat Zhao Yun together? Obviously not, but his momentum was completely suppressed. Anyone who has seen Lu Xiaofeng's legend knows that after Ximen Chuuxue defeated Ye Gucheng, his swordsmanship took an essential leap and he became the sword god. It can also be seen that after Guan Yu got the Chitu Horse and killed Yan Liangwen Chou, his aura was overwhelming. Since then, the world seems to have no more people in his eyes. Especially Zhan Yanliang is decisive for the promotion of Guan Gong's aura. Cao Ying will be like a cloud, only to be frustrated a few times. One time it was against Lu Bu, and six top-ranking generals were directly besieged; one time it was against Yan Liang, and after Xu Huang failed, no one dared to fight. This shows that Yan Liang's strength may only be slightly inferior to Lu Bu. After Yan Liang was killed, everyone in Cao Ying "worshiped and obeyed." Although there are people who are not convinced, such as Pound, and those who are not afraid, such as Xu Huang, Guan Gong's strength is already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after his realm has improved. Otherwise, it will not become a challenge for Pound and others. It is not unreasonable for all the later Guan Yu to be named martial sages.
Finally, by the way,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main building. Why is there no Huaxiong? Because this is a second-rate person. A person who was given a second by Guan Gong, who had to fight with Ji Ling for 30 times and had no Chituma, was qualified to be in the top 24?
5. 三国演义第68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
前面已有很好的答案,在此作一些补充。
这一回的信息量较大,撇开大段的战争描写不谈,东吴方面,主要塑造的是人物形象的高大上。甘宁与凌统的和解表明江东男儿胸怀的坦荡,周泰历数伤痕而醉酒则说明其勇敢而不惧死亡。
但在外部环境上,东吴处于不利地位,曹操大军压境,将领陈武、董袭阵亡,孙权被迫求和。
总体来讲,东吴虽弱小,但团结一心,能抗住压力,拥有人和,曹操暂时也没辙。
曹操这边,内患叠起。虽说对外战事取得胜利(实际双方僵持,孙权主动求和),但家里有点乱:
议立魏王之事崔琰用生命唱了一回反调,贾诩劝自己立曹丕为接班人,还有左慈出来搅得邺郡一阵鸡飞狗跳。
要不是地图上格局占优,自己又捏着汉献帝这一张绝世好牌,光处理内部矛盾就够呛的了。
刘备方面没有人出镜,但由于作者抱持的是尊刘抑曹思想,因此通过设计左慈的仙法表演这场戏,依然强行走了一波流量:慈笑曰:“益州刘玄德乃帝室之胄,何不让此位与之?不然,贫道当飞剑取汝之头也。”操大怒曰:“此正是刘备细作!”所以,连神仙(或者说是左半仙吧)都说刘备的好:如果不让刘备上位,我就弄死你!
因为他是皇家血统!
因为刘皇叔拥有天时!
这话说的,已经和今天的狂热粉丝们打Call差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不气坏才怪。
总结: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三国演义》第68回处于全文过半阶段,三方势力在后半部的内容中,脆弱的平衡一点点地发生倾斜,最终被打破,这个对节奏的把控而言非常重要,如果采用爽文写法,快速地让一方雄起,一战决胜负,既会让读者觉得不可信,又不符合这部作品平稳冷静的叙事风格。
【欢迎关注我的原创小说《子夜幻梦谭》,精彩故事正在展开,我是夜未央】
6. 下葬时还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三国出美人,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民间传说的四大美人之一,有“闭月”之称的貂蝉。杜牧用诗句也描绘出“春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场景,文中提到的大乔小乔肯定也是绝色佳人。而今天的主人公甄宓,也是其中的美人之一。
甄宓,又称甄夫人,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之妻,魏明帝曹叡生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以后被赐死,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一,甄宓人美心更美。甄宓的父亲是上蔡县令的甄逸,母亲是美人张氏。甄逸夫妇育有三儿五女,甄宓最小,才貌俱佳,也最出色。 《三国志》上有一段传说性的记载,甄宓的母亲张氏梦见一位仙人,手拿玉如意,站在她的身旁,临产时,只见仙人飘入房中,用玉衣盖在张氏的身上,只听的哇哇婴儿啼哭声,甄宓就出生了。
三国有民谣“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史上有甄宓“一女乱三曹”之说,曹氏一家父子三人:曹操、曹丕和曹植均对她有情,原因首推甄宓的美貌,“容貌绝世,妖艳绝伦,曾经万缕青丝,缠成发髻”。
据传说甄宓小的时候,家里人经常会在夜间发现有人用玉衣给甄宓盖上,仙人都觉得她美!传说终归是传说。
甄宓爱读书,心地善良而博爱,有一个小故事: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二,甄宓被几个男人迷恋?“甄宓俏,一袁三曹为之焦,”形象地总结了甄宓一生中对她有感觉的四个男人。
甄宓的第一个男人是袁绍的次子袁熙,据说十几岁就嫁给了袁熙,恩爱了好多年。
官渡之战发生后,袁绍大败。此时,甄宓在冀州和她的婆婆刘夫人在一起。曹操还没来得及去把美人召到自己身边,结果曹丕看找到了正披头散发的甄宓,此刻她正惊恐地躲在刘夫人的后面。
曹丕立即把甄宓带走,并得到了父亲的许诺,娶了甄宓。 曹操估计心里那个悔啊,没有立即去把绝色佳人揽入怀中,被儿子抢先了一步。但是曹操是何等的胸怀,立即顺水推舟,准了儿子的请求。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甄宓不但人长得美,而且还很有才情。她从小就博览群书,能做一手好文章。曹操的儿子曹植,也是一位大才子,才子佳人,日久天长,叔嫂间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生长。
多年后,曹植在给曹睿的奏章里说到“绝缨”事件,似乎对自己和甄宓之间的事情进行自圆其说。
绝缨事件,楚庄平息内乱,乃举行庆功宴,文武百官饮至天黑,楚庄意犹未尽,召妃子来为众将斟酒,突遇狂风袭来,烛火皆灭,一将趁黑拉妃衣袖,此妃挣脱,顺手摘得此将帽顶之樱,并告之楚庄,楚庄一听,曰:不急点灯,众将摘帽痛饮,务必尽兴。灯亮,竟不知戏妃之将为谁,其后此将于一战中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方告之楚庄,楚庄叹曰:吾一小惠换一猛将,幸甚。 三,甄宓幸福不幸福?“如果有来生,我不愿再见到你。”这是甄宓死前遗言,是对曹丕说的。曹丕怕她死后告状,所以才在下葬时对她以发遮面,用糠塞口。据说这样,她就有冤无处诉。而甄宓幸福不幸福,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虽然刚开始甄宓很红,并欲立她为后。但年老色衰,随着新人的到来,甄宓遭到郭夫人嫉妒。郭夫人年轻又漂亮,有心机。为了当皇后,诬告甄宓腹内之子不是曹丕的,曹丕又爱生恨。
甄宓被冷落,也很委屈,写了一首传世诗歌《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甄宓以沉痛的笔触抒发了被弃的哀愁与悲痛,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刻骨的悲伤之情。诗之结尾更是令人肝肠寸断:“出亦复苦愁,入亦复何愁。”
甄宓为此作触怒曹丕,并终结了甄宓的生命。在这点上,曹丕不如汉成帝,当班婕妤失宠并被诬陷参与巫蛊之祸时,班婕妤从容应对,并得到了汉成帝的谅解。同样有才情的班婕妤做了许多诗篇,比如《怨歌行》,又名《团扇诗》,自知自己就如同秋后的团扇,抒发被弃后的怨情。两人命运不同,因为遇到的君主不同。
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甄宓进入曹家后,曹植仰慕其文采,倾慕其容颜,于是频频接触,使得彼此互有好感,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洛神赋》。曹植对曹丕,欲除之而后快。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老婆甄宓去引诱曹植,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不知甄宓与曹植之间是否有逾越叔嫂之情,但是相互欣赏是必然的。曹丕疏远甄宓,再加上郭女王的挑唆,加速了甄宓的香消玉损。
曹曹丕身死后,其子曹叡即位便处死了郭女王,似乎在给他的母亲复仇,一代佳人的陨落究竟为何,恐怕也只有她本人最清楚了吧。
四,甄宓后人是谁?魏明帝曹叡和东乡公主均为甄宓所生,曹叡即位后,追封甄宓为“文昭皇后”,并将陵墓迁至朝阳陵。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甄宓人美而贤德,文采出众,可惜生不逢时,自己的命运不能自己做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但生前有多人为之倾倒,并育有一帝,也算是不枉一生了。
7. 三国演义68回69回为啥突然写左慈管辂?
《三国演义》第68回、69回写的是左慈掷杯戏曹操,卜周易管辂知机这两个故事。这两回书涉及到两个神秘人物左慈与管辂,他们都在曹操面前演绎了一段十分“玄幻”的故事。
左慈、管辂都是正史记载的历史人物,都生活在汉末至三国时期。左慈年长,大约生于公元156年(恒帝永寿二年),比管辂大53岁。但左慈比管辂活得久,管辂是在48岁时辞世的,左慈则活到了西晋时期,在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羽化,享年133岁。
原本,这两人都是道家中的高人,为何一个寿数很高,另一个却未到半百就死去了呢?大致原因可能是这二人的职业领域不同吧。左慈是修炼道术的,道家修炼以养生为主,兼习“幻术”,所以左慈活的时间便很长了。管辂则是周易预测的高手,似乎应了一句话,泄露天机太多了,便要折寿。
这样讲管辂,似乎涉及到封建迷信,但《三国演义》第69回却还真是这么写的。管辂因为给赵颜出主意,北斗星君因吃了别人的酒食,没办法只得给即将死去的赵颜添寿。但是,却让赵颜给管辂传话:“教再休泄漏天机;不然,必致天谴。”然而,管辂见曹操后,依然不断的泄露“天机”。这个故事出自《搜神记》,原本就是一个“神话”。
那么,罗贯中写这两个道家人物有何意义,是不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神秘玄幻感来吸引读者呢?
左慈的幻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汉书·方术列传》说,司空曹操宴请宾客,对大家说,今天请客,准备了很多菜,唯独缺少松江鲈鱼。左慈说,这个容易得。左慈请曹操拿出一个铜盆,盛满水,手持一根钓竿,一会儿就钓来一条松江鲈鱼。曹操拊掌大笑,宾客尽皆惊讶。曹操说,一条鱼不够摆席,还能钓来吗?左慈便继续垂钓,又接连钓一些鲈鱼,都是三尺长,新鲜活泼。
之后,曹操又说,没有蜀中生姜,做鲈鱼味道差点。左慈说,我之前派人去蜀中买蜀锦,我发一道敕符,顺便带点新鲜蜀姜过来。左慈的话说完不久,蜀姜就送到了。后来,曹操专门派人验证此事,果与左慈所为契合。
以上这两件事情,都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曹营,左慈掷杯戏曹操”中,被罗贯中引用。但是,陈寿的《三国志·方技传》及曹操的传记中,却没有写到左慈。显然,《三国演义》有关左慈的事迹,大概主要来源于《后汉书》。
那么,《后汉书》所记载的左慈法术靠谱吗?难道世上确实有这等通天彻地之人?
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左慈“少有神道”,仅此而已。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这就有点玄乎了。葛玄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道教尊之为“北极仙翁”,左慈竟然是葛玄的师父,也难怪有此法术了。不过,葛洪此说,并没有得到史家的认可,同样,也没有被罗贯中所采信,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抱朴子》的这段记载。
因而,左慈并没有这么玄乎。那么,他在曹操家中所施展的法术,是不是很玄幻呢?
《后汉书》与《三国演义》又同时讲了另外一件事情。却说左慈有一次跟随曹操郊游,有百余士大夫跟随。左慈又施法术,以酒一升,肉脯一斤,亲手为百官斟酒分肉,百官莫不醉饱。曹操本来就很疑心鲈鱼蜀姜之事,见此情况,更加感到奇怪。于是,便查看藏酒与肉的地方,发现所有的酒脯都不见了。于是,曹操非常不满左慈,派人捉拿。
从这件事情来看,左慈所为的“妖术”、“幻术”,实际上与“魔术”差不多。魔术在过去就叫幻术(或戏法),左慈不过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魔术师而已。
既然如此,《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在写一段发生在曹操家中的魔术表演。魔术很能让人着道,大型魔术确实也会让人产生神秘的玄幻感,这一点都不奇怪。
至于《三国演义》说,左慈还能变化出牡丹,在墙壁上画龙取龙肝。后来曹操追捕时,左慈躲进了羊群中。曹兵因找不到左慈,便杀掉了所有的羊,左慈便让牧童把羊头与羊身接上,羊全部都活了。等等,也都是些幻术而已。罗贯中不但引用了《后汉书》的记载,还添油加醋的夸张了左慈的法术。
《后汉书》可没有记载这些故事,只说左慈进了羊群,曹操对他喊话说追你不是要杀你,而是要试一试你的法术到底有多高。曹操说完,却见数百只羊都变成了小羊羔,齐刷刷的跪在曹操面前,说道,您说不杀我,可要兑现您的诺言啊。看来,左慈的法术究竟还是魔术,假若真的是予取予求的“仙术”,难道还要向曹操下跪吗?
管辂之事比较可信《后汉书·方技列传》没有管辂的事迹,《三国志·方技传》却有管辂的记载。对比《三国志》、《三国演义》有关管辂的故事,大致相似,罗贯中基本上是转述了陈寿的史料。当然,也引用了《搜神记》等传奇小说笔记的故事。
罗贯中在第六十九回书“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中,紧接着左慈的故事,写管辂的神卜。曹操因染病,服药无效,便令太史丞许芝卜易。大概是许芝自认为技术不如管辂,或者是不敢轻易为曹操卜卦,就向曹操推荐了管辂。罗贯中通过许芝的话,详细介绍了管辂其人,以及他诸多神算的故事。于是,曹操便让人把管辂请了过来。
管辂到了许都,给曹操卜算了好几件事情,其中,东吴主亡一大将立即得到应验,死的人是鲁肃鲁子敬。鲁肃死于公元217年,所以,管辂为曹操算卦,也应当就是这一年。而管辂为曹操算的第一卦,却是到了与刘备大战汉中之前才得到应验,说的是夏侯渊被黄忠斩杀这件事。当时,管辂打了个哑谜,以四句诗预言了这件事:“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
夏侯渊死后,曹操大哭,边哭边解读管辂的诗:三八纵横,讲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猪遇虎,指的是这一年的干支是己亥,月份是正月,正月建寅,寅肖虎。后面两句指夏侯渊阵亡之地,曹操因此被斩掉了股肱之将。
许芝所述,与《三国志·方技传》中的管辂相差不大。但是,陈寿却没有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方技传》中提到曹操采纳许芝的建议,请管辂卜卦。因此,夏侯渊之死是否被提前预言,正史中查不到依据。
《三国演义》中除了第六十九回书写到管辂占卜外,还写了管辂为曹爽手下何晏、邓飏卜卦,说他们是“鬼幽”、“鬼躁”,意思此二人命将不久。果然,第一百十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中,就写到此二人被司马懿所杀。这件事情,却能从《三国志·方技传》中找得到依据。而且,正史中清楚的记载,管辂为何晏、邓飏卜卦是在曹魏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罗贯中引用管辂的故事,一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知识厚度,毕竟此人在三国时期有很大的影响。二是略写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管辂占卜的方式,减缩了本文。第三,但凡写这类事情,基本上是为了铺陈故事,增强悬念,是小说伏笔的一种常用的写法。读者为了“验证”管辂的四句预言,就得继续往下看。因而,管辂卜筮,也不是玄幻故事,罗贯中更没有宣扬迷信的企图。
管辂的事情,还是比较可信的。《三国志·方技传》说:“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陈寿依据当世传闻,效仿司马迁《史记》扁鹊、仓颉事,存录了华佗的医术、朱建平的相术,周宣的相梦,以及管辂的卜筮等方技术士的事迹。陈寿生于公元233年,管辂死的时候,他已经24岁了。所以,有些故事,陈寿应当是亲耳所闻。
管辂卜筮,说白了就是《周易》的应用,还是有点依据的。陈寿在记载这个人物及事迹时,也是很谨慎的做了说明,既然太史公可以记载这些事情,说明这类方技也是可以入史的。
《三国演义》写这些故事,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罗贯中通过管辂的卜筮,似乎是在传达一些正能量。凡事做了善事的,管辂都帮助他们,比如,管辂为少年赵颜添寿等等。这则故事虽然没有被收录进《三国志》,但却表明了罗贯中把方技写进书中的意图。
左慈、管辂的故事是不是很玄幻其实一点都不玄幻。上文讲到,左慈的幻术,就是戏法、魔术。只不过,左慈的技术很高妙,又经过小说家的夸张渲染,便显得有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了。其实,现代魔术中,也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戏法,让人感到异常的玄幻。《三国演义》故事中,罗贯中还是通过曹操不信邪,戳穿了左慈的把戏,来表明自己对左慈之类的幻术的质疑与批判。在左慈之前,罗贯中还写到一个比左慈还装腔作势的道家神仙,这个“神仙”就是被孙策斩杀的于吉。
这个于吉很能蛊惑人心,所到之处,普施符水,竟然能够引来万人空巷的膜拜。这天,小霸王孙策正在与众将商议大事,于吉忽然前来游街。这伙东吴大将们听说于吉来了,会也不开了,纷纷下楼去跪拜。孙策大怒,立即命人把于吉捉到跟前。孙策当面指责于吉:“狂道怎敢煽惑人心!”
于吉便对小霸王的喝问,便信口雌黄道:“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从于吉的这番话中,不难读到,罗贯中这是在隐写黄巾起义,张角当年也是号称得到了于吉的这部书(又叫《太平经》),便举起了起义大旗。以罗贯中的立意,于吉,应当得名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中的“吉”字。
于吉此人,在《三国志·孙策传》中有记载,说法与《三国演义》基本一致。但是,却没有罗贯中笔下所写的那样,被孙策斩杀后,这个“神仙”竟然处处出现,向孙策索命。孙策死后,书中便再也没有出现于吉,说明此人并非神仙,杀死了就杀死了。至于索命者,大概应当是于吉的徒子徒孙们在装神弄鬼。
孙策之死,肯定与于吉无关,要说有一点关联,大概是孙策斩于吉时,因怒气激发了旧伤。此时,应当是孙策遭许贡家将刺杀之后。但是,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引注《江表传》所言,孙策杀了于吉,便没有出现《三国演义》中“阴魂不散”的事情。
孙策斩杀于吉,十分的应当,此类“妖道”不除,江东人心便难收拾,九州八十一郡百姓便难得安宁。
罗贯中写于吉的故事,大约是为了讨论黄巾军的事情。此时,“黄巾余党”尚未完全消除,在孙策斩于吉的故事之前,便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途中,关羽收录了参加过黄巾起义的廖化,赵云则斩杀了廖化的同伙裴元绍。
《三国演义》经毛宗岗父子修订,明显有尊刘倾向。因而,通过孙策、刘备对待黄巾军余党的态度,也表达了这一主题。
同样,左慈,管辂的故事也是出于贬曹的目的,在正史记载的基础上予以夸张,并且,赋予其含义。罗贯中其实是很慎重的,在写这些“玄幻”故事的时候,不忘通过另外的细节,揭穿了其中的奥妙。于吉死了便死了,左慈的把戏也被曹操识破。
管辂的故事其实并不玄幻,除了有陈寿的记录外,这位名冠三国的术数家,并没有被罗贯中写成通天彻地之人。书中的管辂,绝没有被神化的袁天罡、李淳风那样的通天彻地之能,他就是一个精通《周易》之人。
两汉是《周易》研究的第一个顶峰时代,这部神秘的典籍被上升到哲学高度,诸如管辂这样的人,应当是作出了贡献的。管辂死后,留下了《周易通灵诀》、《周易通灵要诀》、《破躁经》、《占箕》等著作,在《周易》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